在各方力量有意无意的推动之下,数字化浪潮汹涌而来、势不可挡。
但是,越来越多企业却在数字化浪潮中焦虑不堪:数字化如此红火,不做似乎就离着世界越来越远,可真做又好像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更好。
基于商业的诉求,数字化的文献、规范不断涌现,各种数字化洗脑工具充斥坊间,更增添了数字化的迷雾浓度。尤其是不少企业在尝试了数字化之后,不仅没有提升绩效,反而邯郸学步忘了原来怎么走路。
数字化成了趋势,也成了谜题。
之所以乱象纷呈,并不是数字化的方法问题,也不是数字化的工具问题,而是大部分企业在面向数字化的时候,搞错了方向。数字化根本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企业战略问题。
战略问题应该战略性思考,决策者的认知首当其冲。
站在企业角度,方向、目标、长中短期投入的平衡是战略问题。企业未来想要达成的状态、所处的行业、当前的经营成熟度不同,所以其数字化逻辑不同,方法自然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企业数字化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看
其一是工艺数字化
无论是生产制造型企业,还是销售服务型企业,甚至技术研发型企业,毫无疑问都需要数字化工具。小到办公软件之类的辅助工具,大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其本质都是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工艺能力提升。在这个角度上,无论企业想或不想,只要行业如此,企业就必须如此。例如精细化工、产品设计、商贸服务,如今离开数字工具寸步难行。
当然,企业还必须量力而行。数字化没有止境,数字工具也在不断迭代更新,任性的数字化投入并不可取。针对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决定企业数字化的程度和投入,不失为明智之举。数字化没有最好、只有适合。
其二是管理数字化
管理工作的本质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和演练,判断并干预事物的过程。抽象过程就是数据化过程,所以谈数字化之前必须要有数据,有数据的前提是能够对事物抽象。简单说,管理成熟度是数据的来源,而数据是数字化的根本。管理数字化的前提是管理成熟度,或者说是企业能力。
很多企业误以为企业数字化是依赖于信息技术能力,其实是本末倒置了。企业管理井然有序,企业数字化自然而生,反之数字化则无从谈起。不过,将企业数字化作为管理进阶的契机也不错,这也是大部分企业数字化的经历和经验。
其三是营销数字化
在网络成为主要信息通道之后,企业的品牌和营销与以往不同了。尤其是这几年的疫情影响,大量的地面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而在传统媒体失效的今天,数字化营销几乎是必由之路。对商贸类企业,营销数字化是“天生”的,因为外部信息传播是这类企业的命脉。但对制造和研发类企业,营销数字化的概念就要弱很多。
营销数字化并非要上多少系统,而是要从顾客的信息获取方式出发,探索在数字时代影响顾客的方法。所以,营销数字化的前提条件是对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方法。
一些教材和标准把企业数字化总结出了几个阶段、若干层次,很有道理但并不实用。数字化过程并没有什么一定的先后,也没有必须按照什么步骤进行,而需要根据企业的行业、产品、能力和经营状况因地制宜。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确定的:想要企业数字化,经营决策者必须躬身入局,从战略角度定义数字化的方向、目标和步骤。千万不要依赖于技术人员,因为这本就不是技术的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只要经营者投身其中,企业数字化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