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这几年,关于绿色发展和转型的部委文件不少了,但大多限于部委管辖本身。
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未来的政策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文件正是这一思路的践行。
宏观经济承压
上半年的国内经济压力巨大,不仅仅表现在数据上,更表现在体感上。
当下的局面,中美关系扑朔迷离,国际社会错综复杂。外部一切没有见分晓时,宏观政策有些只能等待,蓄势待发。
消费不振、投资不足,根子都是对未来的信心不足。三中全会做出了很多深刻的改变,但落地都需要时间。面对压力,国家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做出了很多调整。
眼前苦一苦在所难免,但总不能一直如此。积极的财政政策,甚至连直接发钱这种事都在讨论之中,不可谓不努力。但压力并不会因为调整而马上消失。
再忍耐半年。秋老虎可能更凶猛。
经济动力何处
十五年前的大规模基建,虽然当时受到内外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但到今天还有后遗症要处理。靠这个,肯定不行。
新质生产力是根本药方,但需要时间酝酿,真正产生经济动力至少以年为单位。譬如人工智能,到今天排名第一的OpenAI尚在巨额亏损。落地到各个行业还需要时间。
需求不足、消费不振,本质上是一回事,就是钱不好赚了,所以不敢花了。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企业唯一的价值是创造顾客。创造顾客,也就是创造市场。单一企业当然没问题,但放在一起可能未必。经济循环,转起来才能大家都赚钱。
所以,创造市场不仅是企业家的事,也是宏观经济调整在做的事。
有为政府如何有为?当然沿着五大发展理念和三中全会既定线路。
绿色战略落地
绿色发展不仅是地球人的共识,也是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还是中华民族的幸福未来,绿色都是必须要做,而且尽可能早做、早日做成的事。
绿色不是口号,也不是一两个部门,或者少数行业,而是自上而下、各部门协作、各行业偕行、齐头并进的一系列行动。
所以,才会有《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的出台。文件说的不是口号,而是落实到具体行业;也不是某一个部门,而是相关部门的协作;不仅涉及花钱的财政部门,也包括提供资金的金融部门;除了宏观管理部门,也有中观行业部门,还有具体到很多细分领域。例如电梯节能改造。
文件说的是转型,而不是升级。升级走在原来的道路上,转型则需要换一个路线,不可同日而语。转型不是一次性做法,而是深刻思考和自我审视,以及对未来的选择。
落实到企业,升级是在同一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转型是更换市场赛道。但凡更换赛道,意味着换一种思维、换个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