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一、充分认识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使用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必须以更高的站位和更长远的眼光去认识,从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去看待,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摆在突出位置。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是加快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面向2035年,我国要建成人才强国、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大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能有效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以发展的眼光看,当前30岁至40岁左右的青年科技人才,到2035年时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决定了人才强国建设的基础。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长远之计、固本之策、战略之举。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此同时,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加大打压遏制力度,企图阻碍迟滞我国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步。青年科技人才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未来。我们要真正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加快实现科技发展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根本转变,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定自主创新的决心和意志,加快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使用的步伐,努力打造一支可堪重任的青年优秀人才队伍。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是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的内在要求。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青年是创新意识最强、创新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的群体,青年时期是人才成长的“黄金期”,是最容易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阶段。青年人才的知识积累、学科视野、战略眼光、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创新活力和学术影响力,也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水平。世界科技强国都把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持续推动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二、坚持因才施策,立足科研实践,着力为青年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平台和创造机会
立足科研实践是培养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根本途径。要坚持实践标准,遵循人才培养、使用和发展规律,支持更多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干中学、学中用,在科技创新中更好地成长成才、更早地脱颖而出。
要为青年人才创造提出并挑战科技难题的机会。鼓励青年人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独立思考、敢于提出并挑战科学前沿问题与关键技术难题,最大限度发挥青年人才创新潜能。中科院通过实施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试点,坚持严选题、精选人,给予一批40岁以下青年人为主的科研团队大力度、长周期的稳定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聚焦基础前沿交叉领域和方向开展攻关。设立院长基金青年特别项目,支持开展颠覆性、非共识等选题研究,充分激发青年人才创造力。
要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多担纲领衔的机会。加强制度机制优化设计,保障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科研组织体系改革中,中科院建立先定事、后选人的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遴选一批有潜力、善组织、专业强、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并给予重点支持。在此基础上,推行首席科学家制,支持青年人才担当重任,让他们带着责任干、带着压力干、带着动力干,在带领团队完成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磨练成长。在中科院重大项目“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组织实施中,明确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的比例。学习传承“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经验,在关键技术攻关类专项中实行“两总制”,鼓励青年人担任技术负责人。在研究单位推行科研部门负责人任期制,明确青年人才比例要求,不断优化人才梯队。
要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实践历练的平台。充分利用我国科技创新的广阔天地,把优秀科技人才凝聚培养与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研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多为青年人才干事创业搭台子、压担子,以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利用大平台、大任务,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大团队,为青年人才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创新舞台,激励他们担当作为、产出重大成果。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悟空号”“墨子号”等77颗卫星,一线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3岁,型号“两总”及主任设计师中35岁以下青年比例超过50%,一大批青年人才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中很好地得到历练成长。
要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大培养支持的力度。健全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支持工作体系,在青年人才最需要支持的阶段,加大资助力度,根据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对青年人才予以分类支持。中科院始终坚持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为各类人才成长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独具特色的人才工作体系,使人才计划相互衔接、人才政策相互贯通、人才成长路径全链条覆盖。成立青年创新促进会,实施“人才项目支持+科研交流平台”等综合支持措施,鼓励35岁以下青年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合作,自主培养造就青年带头人,已累计支持超过5000人。
要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加强青年人才自主培养并不意味着封闭培养。要加大青年人才国际化培养力度,遴选支持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到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学习深造。鼓励青年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参加高层次学术论坛,拓宽学术视野,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支持青年人才充分利用大科学装置,积极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与国际一流专家学者的合作。
三、坚持因材施教,深化科教融合,着力加快紧缺急需领域人才自主培养
研究生培养是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坚持科研与育人并举,创新科教融合、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浓厚科研兴趣、科学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科研生力军,为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突出服务国家需求。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一批新兴前沿学科,推进基础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交叉融合,推进紧缺领域人才培养。加大碳达峰碳中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关键基础软件等国家急需领域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实现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具有奇才、偏才特质学生的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机制,探索创新基础研究人才长周期、贯通式培养模式。面向国家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和紧缺急需领域,探索建立项目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联合打造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高水平双导师队伍,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改进课程教学方式,大力推行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加强学生质疑精神和科技原创意识的培养。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强化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注重创新创造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的特色性和实用性,推动重大科技进展及时进课堂、进教材,形成实践育人的工作体系。
四、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理想信念根基,为青年科技人才营造创新科技、报国为民的良好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不仅需要青年科技人才练就过硬本领,更需要他们坚定为党工作、为国奉献的理想信念。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汇聚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自觉为党和国家科技创新事业不懈奋斗。
持续加强政治方向的引领感召。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创新方式方法,推动青年科技人才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理解,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增强积极主动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使命责任。
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优秀党员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用情、用心、用力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信任、帮助、支持青年人才,注重人文关怀,努力协调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事业中。
持续加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弘扬。教育引导青年科技人才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近年来,中科院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工作,深入挖掘和宣传优秀科学家事迹,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树报国之志、定强国之念。组建以老科学家名字等命名的青年攻关突击队,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打造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持续加强创新环境的培育塑造。落实好执行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为人才松绑、支持青年人才成长的各项政策要求,“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健全完善科研评价制度体系,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导向,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维护学术尊严和价值,对学术不端零容忍。鼓励质疑批判,宽容失败探索,让真正专注做事的青年科技人才受到尊重、得到支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