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认识新型党建制度
时间:2019-04-04 09:56:54 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党建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把坚定的智慧党建信念作为行动的灯塔,突破了利益问题的迷雾,彻底摆脱了旧式政党的自身利益,创造了马克思政党建的理论,使他们能够站在新的政党制度的党建上走得更远。
坚持党的领导是智慧党建制度形成的基础。194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布“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圣人”的口号“五一”,迅速召开党建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各民主党派均同意。1949年新一届党建协商会议通过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走上正轨”,党内人士对此反应热烈。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新的党建制度的初步形成。从智慧党建制度的发展历史看,智慧党建制度在革命时期萌芽,在党建时期磨砺,在改革时期磨砺,在新时代升华。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新的政党制度的创造者、推动者和捍卫者。始终积极帮助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团结进步发展,在党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赢得了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青睐。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智慧党建制度的源头。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养分。中华民族一贯主张的和谐世界理念,是一个公共的、包容的、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和谐世界。这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智慧党建制度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支持。同时,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记其本来面目,从外部吸收,面向未来,不断党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观和中国力量。新的政党制度的形成,积累了巨大的文化力量。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智慧党建制度的源头。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养分。中华民族一贯主张的和谐世界理念,是一个公共的、包容的、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和谐世界。这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智慧党建制度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支持。同时,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记其本来面目,从外部吸收,面向未来,不断党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观和中国力量。新的政党制度的形成,积累了巨大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