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相伴改革开放发展进程
时间:2019-04-02 08:46:25 来源: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这一时期党建主要是清除“文化大革命”错误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建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恢复完善党支部基本规范,调整加强党建,智慧党建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二大党章在党的八大党章的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凸显“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要求。
1986年2月,在乡建立乡党委,在村建立党支部,为适应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变化,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由原来按照生产大队设置改为按行政村设置农村党支部组织形式。同年9月,我们党就开始探索如何在“三资”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党建活动,党中央对企业党支部的功能定位、职责任务和智慧党建工作方法等作出全面规范。改革开放初期,1988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党的十三大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了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的党建职能定位,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党建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规范了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党建工作。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八大前这一时期加强了党建。1989年,党中央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核心作用,明确提出加强党建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建设这一重大任务。党的十四大党章明确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建立和完善党支部领导体制和智慧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推进新兴领域党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讨论通过,标志着党如何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以党支部为重点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战略思想基本形成。这一时期,“外企”基层智慧党建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我们党加大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在社会组织、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及街道、社区中规定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极大地促进了这些领域党建发展。

1986年2月,在乡建立乡党委,在村建立党支部,为适应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变化,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由原来按照生产大队设置改为按行政村设置农村党支部组织形式。同年9月,我们党就开始探索如何在“三资”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党建活动,党中央对企业党支部的功能定位、职责任务和智慧党建工作方法等作出全面规范。改革开放初期,1988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党的十三大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了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的党建职能定位,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党建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规范了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党建工作。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八大前这一时期加强了党建。1989年,党中央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核心作用,明确提出加强党建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建设这一重大任务。党的十四大党章明确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建立和完善党支部领导体制和智慧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推进新兴领域党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讨论通过,标志着党如何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以党支部为重点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战略思想基本形成。这一时期,“外企”基层智慧党建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我们党加大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在社会组织、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及街道、社区中规定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极大地促进了这些领域党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