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握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具备“清醒、清朗、清白,闯劲、干劲、韧劲”素质的干部队伍。
编辑于 2019-05-30 08:26:09
聚焦党建主责主业,把从严治党责任意识贯穿始终。学校党委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明确院系党组织、党支部和普通党员的责任,明确从严治党责任链,筑起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组成的坚实“塔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从严治党价值导向贯穿始终。学校党委推进实施大学生核心素质报告书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推出《师德公约》,将师德测评体系纳入职称评审,倡导教师做品行之师、学问之师、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
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把从严治党底线思维贯穿始终。学校党委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机制,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校领导班子成员、理论宣讲团成员以及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分别组成三支宣讲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课堂。党委书记为新生主讲“思政第一课”,校长为大学生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意识形态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学校党委探索完善“一喊到底”工作机制,使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学校党委统领下,高效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把每个党支部打造成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
党员干部强起来。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握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具备“清醒、清朗、清白,闯劲、干劲、韧劲”素质的干部队伍。学校开展分类分层专题培训,通过定期轮岗交流、校内跨部门兼职、校外挂职锻炼等方式,给年轻干部“蹲苗”“压担”,帮助干部尽快成长;实施“深蓝人才工程‘青年干部’计划”,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在考核中强化党建导向,以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执行力为重点检验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成效,保证党委决策落地生根。
支部活动活起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深入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通过优质服务将广大师生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同时创新党支部学习方式,设立每月一次的集中政治学习日,利用智慧党建将党支部活动与政治学习、教研室活动有机结合,有效扭转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激发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
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把从严治党底线思维贯穿始终。学校党委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机制,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校领导班子成员、理论宣讲团成员以及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分别组成三支宣讲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课堂。党委书记为新生主讲“思政第一课”,校长为大学生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意识形态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学校党委探索完善“一喊到底”工作机制,使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学校党委统领下,高效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把每个党支部打造成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
党员干部强起来。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握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具备“清醒、清朗、清白,闯劲、干劲、韧劲”素质的干部队伍。学校开展分类分层专题培训,通过定期轮岗交流、校内跨部门兼职、校外挂职锻炼等方式,给年轻干部“蹲苗”“压担”,帮助干部尽快成长;实施“深蓝人才工程‘青年干部’计划”,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在考核中强化党建导向,以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执行力为重点检验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成效,保证党委决策落地生根。
支部活动活起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深入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通过优质服务将广大师生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同时创新党支部学习方式,设立每月一次的集中政治学习日,利用智慧党建将党支部活动与政治学习、教研室活动有机结合,有效扭转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激发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
